【城理青年行】青禾绘彩焕新貌 校社同心筑梦行——珠宝学院“青禾筑梦”实践团中山港口镇墙绘实践纪实

发布者:熊涛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本网讯(记者 苏茵)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珠宝学院“青禾筑梦”实践团于7月1日至7日,跨越150公里,奔赴中山市港口镇开展为期七天的墙绘实践活动。八名学子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以画笔为时代注脚、以创意为文化赋能,携手港口社区共同为城镇面貌注入青春活力,谱写了一段校社联动助力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

“青禾筑梦”实践团与社区委员会合影(实践团 供)

  深挖在地文化 巧构艺术蓝图

  实践团抵达港口镇后,迅速召开工作部署会,将专业实践与在地文化深度对接。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团队精准捕捉到当地赛龙舟习俗的精神内核,以及官方卡通形象“杉杉”“莲莲”所承载的地域情感。面对临河墙面这一独特载体,实践团创造性提出“文化叙事+景观赋能”双轨设计思路:临河墙面以龙舟竞渡为主题,再现民俗盛况;另一墙面则融合中山港口特色元素,打造兼具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功能的打卡地标。设计组充分发挥珠宝设计专业的美学功底,将珠宝设计中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转化为墙绘创作的匠心,巧妙融入地域文化符号,完成从文化解读到艺术表达的创造性转化。方案确定后,团队科学分组,实现设计理念向视觉呈现的高效转化。

实践团考察规划墙绘工作(实践团 供)

  烈日淬炼初心 绘就同心画卷

  炎炎烈日下,实践团成员以青春热忱对抗高温“烤”验,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墙面清理时的细致打磨、测量定位时的精准测算、轮廓勾勒时的严谨下笔、上色修饰时的层次晕染,每道工序都彰显专业素养。他们或攀高作业,在垂直空间勾勒壮阔图景;或俯身细绘,于方寸之间雕琢文化细节。汗水浸透衣衫却未模糊视线,骄阳炙烤皮肤仍未动摇专注,这份坚守源于对艺术的敬畏,更源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责任担当。绘画过程中,当地居民的驻足赞叹成为最动人的掌声,孩童们在家长陪伴下参与创作的场景,更构成“老少共绘文明卷”的和谐画面,让艺术创作成为连接校园与社区的情感纽带。

实践团开展墙绘工作(实践团 供)

  校社双向赋能 共筑保障屏障

  社区委员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协同育人理念,为实践活动提供全周期保障。每日定时送达的冰可乐、红豆汤等解暑饮品,不仅驱散了暑热,更传递着“校社一家亲”的温情;防暑物品的贴心准备、场地用水的及时协调,体现出基层组织对青年实践的鼎力支持。这种双向奔赴的协作,让墙绘工作从单纯的艺术创作升华为校社共建的育人实践,推动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墙绘焕新容颜 文化浸润人心

  随着一幅幅作品的落成,原本单调的墙面蜕变为讲述港口故事的“立体教科书”:龙舟竞渡的磅礴气势彰显奋进精神,“杉杉”“莲莲”的灵动形象传递地域温情,中山港口的特色风貌勾勒发展蓝图。这些色彩绚丽的文化长廊,不仅美化了城镇空间,更成为培育文明新风、传承地域文脉的重要载体。

最终墙绘完成效果图(实践团 供)

  实践淬炼成长 青春担当续航

  此次实践活动是珠宝学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鲜活实践,既展现了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的过硬本领,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通过校社协同,实践团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未来,“青禾筑梦”实践团将继续秉持“美育赋能社会”理念,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让青春画笔在时代画卷中留下更多深刻印记。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