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雨 赖梅玲)为积极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7月2日,在指导老师张鑫雨的带领下,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青昭阳和实践队”启程奔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开展为期8天的“青春脚步助力瑶族文化非遗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照片 (李素莹 摄)
团队于当日下午抵达后,在连南县人社局副局长唐红华、人才和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房建辉的协调下,迅速与瑶艺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房欣完成对接。通过初步了解地方发展与实地考察,团队精准把握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文化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瓶颈,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三大核心行动方向:深度体验扎染、瑶绣等非遗技艺,感受民俗魅力;结合当地IP形象特色,创新产品外包装设计;以线上直播为媒介,赋能瑶艺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多维度助力瑶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实践期间,队员们深入瑶乡腹地,在充满烟火气的居民圩日中与当地民众深度交流,体察真实鲜活的民俗生态;在连南瑶族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学习瑶族从起源传说、迁徙史诗到支系脉络、精神信仰的悠久历史,通过服饰上的盘王印、祭祀歌舞等文化符号,深化对瑶族精神内核的理解。随后,队员们在瑶艺堂跟随非遗传承人亲手实践扎染与瑶绣技艺:从创意构思到协作实施,感受扎染布匹在阳光下绽放的独特靛蓝纹样;以“压三针,挑三针”的手法,体会瑶绣作为“穿在身上的史诗”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价值。同时,团队主动与当地项目负责人沟通文创开发需求与市场定位,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将瑶艺堂IP融入设计,完成系列产品外包装创新方案,制作海报5张、产品设计5件、贴纸2套及宣传视频4个;搭建专业直播场地,完成三场主题直播,详述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工艺特点与文化故事,每场直播获赞均达5万次,累计点赞超19万次,有效提升了瑶族文化知名度并促成实际订单。
设计过程,拍摄过程,直播过程,设计成果剪影 (李素莹 摄)
活动尾声,“青昭阳和实践队”向瑶艺堂相关负责人展示了近8天的实践成果。房欣老师对团队的用心与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被精心摄制的宣传片深深震撼。此次实践成果显著:队员们制作的扎染作品获瑶艺堂展示及好评;设计的外包装方案也被采纳;拍摄的宣传视频有力助推线上推广;直播活动为瑶艺堂吸引了广泛关注与人流。当地工作人员对团队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实践队进一步实现了瑶艺产品形象焕新与线上宣传活力提升的目标,以多元形式为连南瑶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切实的青春动能。
作品展示和创作过程 (李素莹 张月婵 摄)
此次“青昭阳和实践队”的连南之行,是青年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团队通过扎实的基层调研与深度的非遗技艺传承实践,不仅系统梳理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发展需求,更以专业视角和创新思维,为瑶族文创产品的提质升级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青年方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作为。青春的脚步融入民族文化的长河,队员们在连南的土地上刻下了助力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坚实印记,而这份交融必将承载着共同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持续向前,见证青春力量在广袤乡村绘就的崭新图景。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