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马锦娴)7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游客中心广场成功举办。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学生党支部“红梯先锋”实践团(下称实践团)精心策划的“非遗集市”活动,以“手作里的非遗密码,舌尖上的传统风味”为主题,吸引了近200名市民和游客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成为今夏红山村最受瞩目的文化盛事之一。
协同创新:多方联动 共筑非遗传承新平台
活动前期,实践团在梯面镇团委的帮助下,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艺心乡扶实践队取得联系,并积极探讨合作形式,最终确定了传统非遗文化和传统美食相交融的活动内容。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制作了活动宣传单并穿梭在各社区,积极号召社区居民和游客共同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共赴一场文化盛宴。
实践团成员派发宣传单(实践团 供)
沉浸式体验:感受魅力 让非遗文化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实践团精心设置了六大非遗体验区,每个区域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漆扇体验区,居民和游客纷纷排起了长队,在一声声惊叹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窗花拓印区,参与者们手持剪刀,在红纸上勾勒出精美的传统纹样;在植物拓印区,每一片树叶与花瓣的摆放,都是参与者们对于美的独特见解;在水拓丝巾区则上演着“水中作画”的奇妙景象,五彩斑斓的颜料在水面绽放,再转印至丝巾之上;扎染和蜡染区更是人头攒动,参与者们用棉布和染料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非遗文化体验者的巧思。
实践团成员指导参与者进行非遗文化体验(实践团 供)
美好定格:镌刻记忆 让文化传承瞬间成为永恒
“这些步骤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一位正在体验蜡染的游客感叹道。红山村村委韩先生也在采访中提到:“这次活动是首次在红山村举行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现场非常热闹,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很耐心地引导大家制作,体验感很好”。非遗文化体验结束后,参与者们手持亲手制作的窗花拓印、水拓丝巾等非遗作品,进行合影留念。这些凝聚着传统智慧与当代创意的艺术品,在镜头前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些照片不仅定格了珍贵的学习成果,更通过记录的方式,让非遗文化的传承有了更生动的载体。
参与者展示作品(实践团 供)
风味传承:以食载道 让文化余韵绵延不绝
除非遗体验外,此次活动还创新性地与传统美食相结合,设置了趣味十足的贴纸兑换机制。参与者每完成一个非遗项目即可获得一枚贴纸,集满相应数量便可兑换粤式经典小吃双皮奶或是顺德均安鱼饼。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活动的互动性,更让人们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场制作的甜香双皮奶、香气四溢的鱼饼,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唤起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兑换美食现场(实践团 供)
青春力量:薪火相传 让文化传承永葆生机
在文化传承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学子正以崭新的姿态肩负起时代使命。实践团的成员们以专业为基、艺术为翼,从活动策划到现场教学,从社区宣传到技艺展示,这群年轻的文化使者用专业素养诠释文化魅力,用青春热情点燃文化薪火。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青年学子是文化传承的有力队伍,他们必将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贡献青春力量。
这场非遗集市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与美食的精彩碰撞。相信在青年一代的接力传承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