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诗)为深化珠宝学院传统工艺课程建设,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促进非遗技艺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珠宝学院于2024年11月4日至17日开展了为期14天的非遗研习活动。此次活动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寸光伟工作室举行,由簪刻课程负责人赵怡云老师领队,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解思伟及7位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在研习中,老师们全情投入,深入探究锻造与簪刻技艺。寸光伟大师及其团队无私分享,从原材料的选择到锻造技巧,再到簪刻细节,每一环节都进行了详尽讲解和示范。教师们细致观察,记录关键步骤,通过实践操作,逐渐掌握非遗技艺,并不断实践操作,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文化深度。
寸光伟大师讲解锻造技艺(鹤庆融媒 供)
教师学习锻造实操(徐瑶 供)
研习期间,教师们与当地政府官员、非遗大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鹤庆非遗中心王军主任为老师们介绍了鹤庆县“一村一艺”的发展现状,并分享了李小白品牌的成长历程,为珠宝学院在非遗品牌打造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大家就鹤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路径、非遗与教育的融合方式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寸光伟大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对非遗课程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交流现场(李诗 供)
为丰富课程内容,老师们还观摩了锻造、簪刻工具制作过程。李金育师傅从原材料的加工到成品的打磨,向大家展示了铁马及錾子的制作工艺,让教师们深刻理解工具制作的重要性和传统工艺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师体验铁马制作过程(李诗 供)
面对现代科技的挑战,学院教师们认识到科技对非遗工艺的双重影响。他们参观了银原料加工和冲模工厂,了解了现代科技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优化工艺流程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如何在传承中利用现代科技,实现非遗的创新发展。
教师团队观摩融银过程(李诗 供)
此次云南鹤庆非遗研习活动为珠宝学院的传统工艺课程注入了新活力。教师们将所学融入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活动加强了学院与地方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