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刘寒凌 姚勇)11月9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2-335报告厅成功举办了2024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珠宝学院教师团队参与组织盛会,并现场见证了一场关于“职能创新与设计: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讨了智能创新与设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动力源泉,越来越成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必争之地,也越来越成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支点。会议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6名专家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智能创新与设计研究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约4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科研工作者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珠宝学院院长张珂、副院长邢莹莹以及专业教师团队出席会议。开幕式、主旨报告及湾区院长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肖毅强院长主持。
会议现场(组委会供图)
报告一: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一北斗航天联合创新设计工程中心主任孙守迁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设计的未来”主题,基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课题研究及全省数字创意智能系统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分析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与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孙教授阐述生成AI未来新场景与新产业将促使数字资产到模型资产设计要素的全面升级;从单点助力到全流程提升效率;设计的开放创新使每个想法都被看见;加速设计应用场景的扩展;将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催化剂点燃创意火花;由手工转向智能加速创意原型的可行性验证;从设计执行者向决策者转型,设计师能力模型全面升级;人机协作转向人智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AIGC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其设计流程在金融、医疗、工业等各领域均迎来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及海洋装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重要贡献。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展现时代价值。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形成逻辑。
孙守迁教授作主旨演讲(组委会供图)
报告二: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辛向阳以“设计思维与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主题,探讨了设计领域科学决策与人本决策的关系。辛教授提出,现代设计思维需要科学决策统一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决策机制中,应综合考虑助力全要素、高效能、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服务设计人文关怀助力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一种重要的转化工具,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和体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生产力,服务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整合技术、流程、人员和环境等因素,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他强调了服务设计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以及软性质生产力对国家智力(精神)资本的贡献。
辛向阳教授作主旨演讲(组委会供图)
报告三:上海交通大学韩挺教授作“基于AI+HI融合智能的关键技术和创新设计”主题解读,通过人-智-机动态协同决策、企业多维协同创新,产业智造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制造业等产业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韩教授以绿色建筑专门化教学方案为例,分析了全过程数字工具应用框架的运转模式,以及AI在提升建筑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在创新设计学科方面,AI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优化设计交互,实现数据驱动设计,并预测未来的设计趋势。呼吁大家应抓住人工智能机遇,用科技驱动设计创新。
韩挺教授作主旨演讲(组委会供图)
湾区院长圆桌论坛环节:
在智能时代设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正面临着的重大转型背景下,多位设计学院院长共同探讨了“AI时代设计学科建设思考”。他们强调了在智能创新时代下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需求与高校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项目驱动-科学技术一人文艺术”协同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院长们还讨论了智能创新时代下重新定义设计学未来办学理念的必要性,以及推动AI与多学科融合的同时重新审视设计学与艺术的关系。会议强调,智能创新时代应与青年学生一起重新定义设计学未来办学理念,积极推动AI与多学科的融合的同时重新审视设计学与艺术的关系,避免设计中艺术性、文化性的同质化。打通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改革,打造中国设计领域强有力的根基。在论坛上,珠宝学院院长张珂教授就当下设计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回顾了设计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历程,从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到今天的交叉学科融合,这一过程映射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张院长还强调了AI技术的进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并探讨了教育工作者应如何面对未来的设计学科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院长圆桌论坛现场(组委会供图)
本次年会不仅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也为高校和行业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盛会,珠宝学院加强了与各高校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教学与研究方向,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精神,推动跨学科研究,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附主要参会嘉宾名单:
孙守迁 博士,浙江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辛向阳 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 挺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绪洪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王少斌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汇岳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庆军 佛山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张 珂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院长、教授
张晓刚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艳河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陈柳青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侯文军 教授、博导,北京邮电大学设计学学科、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创始人
胡 莹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天赠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佛山市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流体力学副教授
罗立宏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教授
夏进军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俊松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续冲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智能交互与图学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郑 莉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