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严志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确保乡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保障,城理学子投身实践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7月9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的学子们组成阳光“童”行实践团(简称“实践团”)前往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河西村开展以“乡村支教助成长,爱心授课暖童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谱新篇,实地调查助发展
相约盛夏,共赴乡村,一群志存高远的广城理学子踏上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他们所探访是“百千万工程”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镇安镇。前期,实践团通过在各大新闻网站搜集资料,对此地情况已有初步了解。7月9日抵达后,学子们不忘初心,深入乡村,开展特色调研,每日行程长达十多公里。现在,他们通过实地观察、入户走访和调查问卷填写,对乡村的实际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并制定了支教助学方案,设计切实可行的惠民措施,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实地观察(晋文杰 严志洋 兰丽娟 摄)
阳光支教暖儿童,携手共进促发展
7月10日,实践团成员通过模拟演练上课、课堂提出问题表述等多种形式做足上课准备,也为突发情况制定预备方案。在开始上课时,组织开展了破冰活动,不仅用亲切的语言和独特的个性展示介绍自己,还通过趣味游戏拉近彼此之间的友谊距离,例如:“不能说的秘密”、数字炸弹、击鼓传花等游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小朋友的戒备心,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游戏设计也锻炼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们快乐参与,开心成长,也达到实践团教育教学目的。
支教课堂(晋文杰 兰丽娟 摄)
寻访乡镇窄巷,探寻教育深处
7月11日,实践团对当地部分乡村儿童家庭进行入户走访,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收集信息和数据,其中有走访交谈和问卷调查,真实、确切地了解当地的基本现状。从交谈中发现,当地居民对“百千万工程”的了解不够深,但表示此项目可以永久持续,在寒暑假期间多向镇、县、乡村等大力推进,这样不仅减轻了家庭人员务工务农支配的负担,一定程度解决了儿童假期无人看管、沉迷玩手机游戏、安全等问题,希望课堂内容主要加强对乡村儿童的作业辅导、安全教育、知识教育、品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设立丰富多彩的课程和互动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走访调研河西居民(兰丽娟 摄)
“多数河西村孩童是父母其中一方或家中老人照顾孩子,他们缺少陪伴、疏于照顾、缺乏自信。”童心港湾负责人说。对此,实践团成员在支教期间精心呵护陪伴,与他们分享新鲜事物、鼓励关怀,开阔小朋友们的视野,促进他们成长,也希望通过实践团的努力,点亮他们的梦想!
随着支教的深入,课程不断升级,在授课中,不仅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还通过教与学的双向成长,让实践团成员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收获了成长和启示,在未来的路上奋勇向前、再接再厉,为祖国教育建设事业献出大学生的力量。
文字录入: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