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学院《陶瓷首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

发布者:丘晨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数:340

    本网讯(记者 聂可实、戴玲)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自成功申报珠宝首饰设计产业学院以来,积极开拓产业学院的课程和业务,利用特色专业优势,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联合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珠宝学院专门为老师和学生采购了陶瓷窑炉、陶瓷釉料、陶瓷泥和一些陶瓷制作工具,并邀请潮州市陶瓷工艺大师许泽荣先生来校指导。珠宝学院解思伟、聂可实、戴杰等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参与陶瓷工艺培训和实践,在B4陶瓷工作室创作陶瓷作品,并为《陶瓷首饰》课程做好了充足的备课准备。本学期12周—16周,共32学时的专业选修课程《陶瓷首饰》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课堂上指导学生利用陶瓷材料结合金属以及其它综合材料进行陶瓷首饰设计于创作。学生们对于该课程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对陶瓷首饰制作工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课堂中不断的尝试,把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进行制作,最后创作了约700余件陶瓷作品。

解思伟老师在课程中为同学讲解工艺要点

聂可实老师为同学们示范镶嵌工艺

戴杰老师为学生们演示烧制过程

烧制过程展示图

    以下为学生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拯救》

作者:李慧敏

指导老师:聂可实

    设计说明:海豚的材质是陶瓷,圆球的材质是泡沫球,用泡沫球表达被渔网污染的海水,海豚受海洋污染的影响身上粘满了泡沫球。借以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安危

作品名称:《智齿》

作者:陈嘉楠

指导老师:聂可实

    设计说明: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它的存在是证实了它对人对重要性。但是智齿却是一个例外。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但是它也是最为摧残人的一个存在。它时常折磨我们,或不能进食或不能安寝,那就捆住它拔出我们的痛苦吧。

作品名称:《鱼尾吊坠》

作者:饶雯倩

指导老师:聂可实

    设计说明:作品材料采用的是高白瓷泥,采用的是鱼尾的形状,希腊神话中,善良的美人鱼会救起落水的人,而且也是勇敢的和鲨鱼做斗争,在浩瀚的大海里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同时,它们也是自由的,温顺的,被誉为善良的化身,因此鱼尾巴项链也寓意善良和智慧。

作品名称:《面具》

作者:邓雯菲

指导老师:聂可实

    设计说明:采用“三星堆”中的部分部位放大,用冰裂彩釉进行烧制,凸显主题为“童趣”。用环绕的铁丝作为童年时快乐的围绕的事物。

作品名称:《不完美小孩》

作者:梁泳棋

指导老师:聂可实

材质说明:925银链、铜片、陶瓷、

    设计说明:我普通像一块半废的铜片、偶尔显露出那暗淡的光;我想挣脱 那世俗眼里完美的链条,寻求自我,因为在你眼里,我独特。

作品名称:《残荷》

作者:叶晓晴

指导老师:聂可实

    设计说明:灵感来自于秋天心形湖残败的荷花,凄然立于寒风凉水之中,然枯荷败叶亦有写意之姿,用金箔描叶,季节颠倒,以盛夏荷叶反衬秋天残荷的枯槁之美。

作品名称:《花瓣》

作者:孙彤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仿珍珠、合金,镶嵌工艺

    设计说明:陶瓷是不透明且质地紧密的。采用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被海水冲刷着的岩石,有着变幻莫测的形状进行设计。结合了柔软的花瓣感形成对比。作品表达的是无论外界磨平了自己多少棱角,自己还是会以柔软的心态积极对待生活。

作品名称:《生命之光》系列

作者:谢林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仿珍珠、合金

    设计说明:不同颜色的釉料,烧制出有着不同的自然纹理在光的照耀下形成不同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映射着不同人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它们汇聚成光彩夺目的“生命之光”,共同谱写世界的繁盛多彩,希望使用者可以收藏那抹触动内心的颜色,探寻自己“生命之光”的专属色彩。

作者:梁艺峰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仿珍珠、合金、镶嵌工艺

    设计说明:本次的陶瓷首饰作品款式主要为耳环、项链、手链,形式上以系列来展示,色彩主打小清新风格。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世界的山脉、动物的头和脚等元素,从形态方面去设计陶瓷产品,主要体现在利用陶瓷的质感结合自然界的形态来设计造型、材料和色彩。材料上使用与陶瓷融合度较高的珍珠,贴合度较强的金属,视觉上赋予首饰全新的时尚性、艺术性概念,加之造型和浅蓝色彩。犹《三座大山》这套耳环系列主要是陶瓷与金属的结合,简约富有内涵。整体设计为自然风格,通过这一系列陶瓷首饰造型元素的抽象和变形的应用,表达清新质朴的大自然气息。

作品名称:《无主的心》

作者:管颖欣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工艺,戒托金属,红色部分运用粘合剂与米珠。

    设计说明:已经感知到时装用张扬而生动的表现方式传递着时代艺术的美学,珠宝也不例外,珠宝作为生活的一剂调味品,抽象主义珠宝就是要借助脱离了表象的轮廓或某个细节来展示现实和情感。心脏是人体内部的一个重要器官,这个首饰表达了我对物质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心生感叹。

作品名称:《“怪”牙》

作者:刘可漪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黄铜、合金链条,爪镶工艺。

    设计说明:该作品以白、绿为主色,加上一点黄铜的点缀;主体物为一颗牙齿,牙齿上的眼睛是趣味性的表达;头上的绿色毛毛代表着发霉了、牙齿坏了,目的是呼吁大家要保护牙齿。

作品名称:《生》

作者:管希希

指导老师:解思伟

材料工艺:陶瓷,仿珍珠,合金

    设计说明:谷雨时节·风吹叶静,框住所有的绿色谷雨纷纷,万物生长一派盎然里满是岁月静好,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生机亦是雨生百谷后的收获,不禁想牢牢抓住这一份难得,仿佛邂逅春天的一场。

    据悉,《陶瓷首饰》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设计实验是本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工艺的艺术形式及工艺特点。通过课程中陶瓷工艺的制作及加工方法的演示与实践,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陶瓷首饰制作实验完成课程练习,从而产生对陶艺工艺的喜爱。将传统陶瓷工艺的艺术内容与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及审美形式的多种材料的首饰造型。

    文字录入:珠宝学院 丘晨